《库艺术》(中国美术家网会员主页)
杂志首页 | 期刊 | 艺术家 | 本刊专访 | 人物报道 | 艺术高端 | 经典作品 | 艺术观察 | 期刊资讯 | 联系我们

        当代雕塑艺术与生活空间的复合——关于雕塑展的策划札记

          每个策展人策划的展览都有不同的课题与角度,它反映了他的学识、造诣,尤其是对当代文化艺术的思考与敏锐程度。根据我的经验和总结,我以为策划一个艺术展览,首先是要了解艺术家创作的生态,明确策展人的目的是什么,也就是其学术主题的文化针对性在哪里;如何寻求一个学术的着眼点或切入口;策展人要通过这个展览说明、发现什么问题;它与未来艺术创作究竟会发生怎样的联系。以上种种实际牵涉到展览与参展作品与社会文化空间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个空间包括建筑的、自然的与人文的空间。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展览就要承载如此多的命题,但这是应该由策展人在策划展览时给予考虑的方方面面。

          具体到我这些年来策划的有关雕塑展览来说,比如与房地产项目的合作,是很具有中国当代艺术的特色与现状。作为承办展览的房地产公司的诉求非常明确,即通过举办雕塑展览,并永久陈列于开发社区的方式,利用当代艺术的资源提升该房地产项目艺术的形象,以拓展销售的利润空间;而作为策展人,则也是利用这次机会实现对雕塑创作的考察了解,并以一种室外空间展览的方式呈现艺术家的创作现状,并试图从中提示出他们在创作上的新倾向新特点;对这些参展的雕塑家来说,无疑是一次实践与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几方的诉求达到某种共识而形成了这样的合作方式,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与社会资源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可操作的模式。

          与房地产开发公司合作举办当代雕塑艺术展览是中国当代艺术展览机制中的一种展示方式。它是在中国各级政府美术馆系统的公共艺术功能、作用缺失和缺乏艺术基金会对艺术赞助机制的背景下的特殊产物,也是中国当代艺术一种带有民间性质的奇特展览模式。这种展览模式的始作俑者应该是艺术家艾未未和北京的房地产商潘石屹。2001年11月,当潘石屹的第一个房地产项目SOHO现代城在北京开发落成之际,他邀请艾未未策划了一个艺术展览,近20位活跃的前卫艺术家的雕塑、装置作品镶嵌在所建大厦的各层及周围的景观中。现在看来,作为房地产商的潘石屹来说,他敏锐地发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系统的缺失,成功地运用资本的力量将当代艺术的资源与他的房地产项目给予结合,在宣传、推广和销售中添加了艺术的元素,为有创新意识的建筑师和艺术家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从而在众多的房地产开发中脱颖而出。对艺术家、策展人和建筑师的艾未未来说,通过房地产的热钱实现了自己的一个策展理念;而艺术家则使自己的作品置放在一个日常公共社区的空间永久展示。可谓是三全其美之事。随着中国房地产热的兴起,以后在与房地产合作的诸多艺术展览项目中,虽然策展的主题、参展的艺术家各有不同,但基本上都是延续了这样的模式。

          举一个我策划雕塑展览的个案。我曾在深圳策划过两届“曦城•全国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雕塑作品年展”。其中的特点有三:一是将何香凝美术馆作为主办机构,以增强其名分的正当合理性;二是邀请专业策展人进行策划,相对充分地利用策展人的人脉资源,以强调其学术性的把握;三是挑选的参展艺术家之所以落定在全国十大美术院校雕塑系应届研究生和本科生范围,一方面年轻学生的创作具有新锐性,另一方面是投资成本的考虑。而由这两个展览本身的三个特征而构成或引出的相关问题及现象是需要考量的。在资本市场席卷艺术界的当下,美术馆作为肩负着当代艺术推广、传播、交流和普及的公共空间,如何自处?它为公众服务的功能如何体现?即如何在企业、画廊、拍卖行、收藏家和艺术品投资者无孔不入的作用下,美术馆应该发挥其怎样的作用?尽管在现行的体制之中,美术馆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为维持生存而调整方式不失为一种策略,甚至也是在所难免。但作为从业者是否应该保持一种清醒、冷静、理性的态度与立场,而不偏离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和价值取向。作为刚要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甚至将要成为职业艺术家的学生来说,如何保持其艺术创作的思考、激情和纯粹,在混乱的艺术市场宰制下,而避免资本控制所导致的迎合艺术市场的趋向与趣味。策展人在这样的展览模式中,如何保持其所谓的学术独立性,以边缘者的姿态而时刻提示出我们当下文化艺术生态、趋势的某种警觉,以及批判的话语力量?同时,将当代艺术的元素引入商业性的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之中,是真正地美化社区环境和提高其项目的品位,还是仅仅为了增加其卖点的一种措施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显然这也是需要提请房地产商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当下,艺术作品市场化、产业化将会成为未来年轻一代艺术家创作的支配性属性。艺术不但是作品,也是文化产品,这已经是现代社会越来越占主导性的认定。这种趋势必将影响艺术的生产,它将从艺术家形象的塑造、作品类型以及策划与销售上引发一系列转型。但面对由此而导致的泡沫和混乱现象,作为艺术家、美术馆及策展人们需要进行深入地关注与探讨,肩负起各自的职责和使命。这种职责不是简单地指责和抨击艺术市场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因为艺术商业化不是导致艺术没落的必然性因素。只是需要发出我们的声音,建立出我们对艺术的判断、评价标准,形成艺术市场形态之外的另一系统或非系统,它与这个形态不应是同构的,而是立足于对其相抗衡的话语力量。换言之,就是以我们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的积累,提示出我们所认定的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而不是集体的失语,或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

          在策划这样具有特殊性的展览中,我以为牵涉到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参展并永久保留在社区的雕塑作品与社区业主的审美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最原始的生存庇护,但那已不再是简单的住所空间,在现代社会里,这一功能性的需求,正逐步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代替。换句话说,我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不再是简单地一个可以挡风避雨的场所,而是在这个居住空间里能体验到一种对生活品质的感受。所以,我们关注的不仅仅只是那些和自己身体有着直接接触的部分,更是把目光投放到我们的周遭环境与空间。但是,在具体的场景中,当策展人或艺术家所认定的所谓好的、有意思的作品,往往与一般受众的审美发生冲突。当年,艾未未策划的展览作品永久嵌入SOHO现代城的建筑之中时,据说,引起一些业主的联名反对和抗议,越靠近艺术家作品的楼层、房屋越难以销售。但在我们这些艺术从业者和艺术家看来,展览及作品是具有学术性和前卫性的,艺术家巧妙地利用了SOHO现代城,将他们实验性的创意与幽默作品强行并置在建筑的空间。写到这里,我不禁地想起前几天在北京的一位艺术家个展的研讨会上,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社会学教授,对艺术家作品中表现腐烂的植物、沉郁的天空大不以为然。他说:如果在画面中加上一枝嫩芽、一朵祥云,那就是非常好的一幅艺术作品了。而在我们看来,倘若加上这位专家学者提出的象征性图式符号,那就是惨不忍睹的失败之作。这是作为非专业的知识层面在审美上的现状差距,更惶论其他一般大众的审美水平了。当然,这一审美的差异性是由于我们艺术教育的滞后和前卫艺术的特点所导致的,我们难以苛刻地要求一般受众全面接受艺术家的前瞻性创作。那么,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协调、统一或许是永远难以相交的两道平行线。尽管是理想的期待,但毕竟会给予大众一种看待和表达事物、现象的别样视角及视觉的转换和呈现。我们作为从业者也承担着当代艺术普及推广提高的义务,否则艺术也就无从变化了。因此,像这样在公共社区的雕塑艺术展览中,我排斥那种只强调观念性、实验性而阻滞了一般受众进入作品、进入展览的方式,那是另外展览策划需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介入公众日常的生活环境,除了美化之外,当然还有提高他们审美品位的作用,也是引起对审美问题对话和讨论的前提,否则对艺术作品本身都难以释读,谈何在公共场所讨论公共性问题?所以,我们在选择应届毕业生的雕塑参展作品时,强调作品与曦城景观的和谐有序和展览完整的感觉。艺术家们通过依据环境的艺术创作,把自身的艺术观念和对居住的理解,以及对空间的解构,渗透到他们的雕塑作品里。而作为生活在当中的人们,他们的生活也将和这些作品发生微妙的关系,重新审视自己的居住空间。依此试图将艺术家的作品与居住在社区的公众之间搭建一条能够对话、讨论的通道。期冀他们与作品之间的交流和融合,而逐步趋向于相互理解和共同价值观的形成,丰富乃至提升公众所关注话题的进一步思考与追问。至于展览和作品从此静落在正在不断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中,并能否达到我们策划的如此目的,而成为新社区现在和未来的一道景致,那就需要公众、时间和业界人士的检验了。

          这样的判断只是我从自然与人文环境与展览主题的角度做一个个人的解读。因为在我看来,这些作品既不是传统概念的室外公共性艺术作品的制作,也不是与外界阻隔的封闭式的展厅内的艺术展示,而是社区的环境与各自作品的媒介,以及与艺术资源之间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也是一种以往观看作品视觉经验的看与被看之间的新型的视觉角度。希望给身在社区的业主与观者提示出对文化时空和物理时空的新概念:即以社区自然景致的自身部分而延伸出的异域的景观,构成一种有意味的变异与转换。而这种转换是以作品本身的材料而构成了最具有触碰性的衔接效果。进一步的指涉是在一种传统文化基因身上变异出了与它既有关联又完全不同的一种异体形态,一种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包容关系。甚至,还希望从一个特殊的认知与视觉的切入点讨论东、西方对自然的不同态度。中国人对待自然更多的是一种内敛的观看方式,习惯于将真实的风景转变为虚构的、经过处理的盆景式的景观,并寄予内心某种理想的境界与诉求,而西方人则是追求真实、客观的景致,落地窗式的向外看的方式。以此作品的效果性将显示中国文化的魅力,而不是使用西方人眼中东方的、中国的神秘玄学,甚至炫耀东方“视觉奇观”的“自我东方主义”, 即自我神秘化和自我妖魔化,以及将中国元素、符号的滥用。或者是基于犬儒主义的态度而对西方经典艺术的模仿与追随。惟其如此才是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进行平等、主动对话的条件和基础。同时,当一件作品从艺术家的工作室运抵展场时,作品与空间、作品与作品、观者与作品之间将会产生类似于化学反应的效果。这既是艺术作品在工作室的独立性移植到展览现场后,并与其他方面发生视觉的和审美的关系之后的新语境与语意的产生,也是构成展览整体视觉效果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都是对“大师”的标准与要求,作为年轻艺术家尽管暂时还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但也许应该知晓展览与作品与空间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也是创作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与追求的一种方向性参照。我觉得一个充分的展览,策展人将通过参展艺术家的不同作品提示出在创作中某一层面与方式的结果与问题,提出问题预示着艺术家创作产生了某些问题,目的不仅是使观者清晰和明确,更是为了引起关注与讨论,并尝试着解决面临的问题。同时,一个展览能够推出若干个有创作潜力的艺术家,并预示着某种创作趋势与思潮的产生,那么在我看来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展览。这些展览能否达到这样的目的,那就需要展览的有效性作用与影响了。这是我的希望,我想也是参展艺术家的期待吧。

      艺术家推荐
      萧也
      美文
      王相懿
      孙佰钧
      孟禄丁
      石虎
      本刊专访
      ·【王璜生】王璜生:公共性应该...
      ·【张子康】张子康:美术馆需要...
      ·【王林】王林:“历史”不是...
      ·【王小箭】王小箭:对抗中的“...
      ·【顾振清】顾振清:美术馆不是...
      ·【冯博一:混乱的中国美术馆】冯博一:混乱的中国...
      ·【杨卫】杨卫:“边缘”的魅力
      ·【李象群】李象群:“元素+符...
      ·【刘小东】刘小东:“艺术来源...
      期刊资讯
      ·水墨的意义空间
      ·《水墨时代》论坛
      ·建构中的“现实性”——内省与反着力
      ·纯粹之像
      ·梦 呓
      ·斗趣
      ·马六明与非“行为艺术”
      ·艺失求诸野
      ·凝视平凡中的隐秘
      友情链接
      合作媒体
        北方网 中国日报网 新浪微博 中华网 新华网 中国新视觉艺术网 艺术国际网 卓克艺术网
      • 电话: 邮箱: QQ :
      • 地址:
      Processed in 0.526(s)   36 queries